猫贫血的原因
我们目前已知造成猫咪贫血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为疾病继发引起。
贫血分为再生性贫血和非再生性贫血。
一、再生性贫血
引起再生性贫血的原因分为失血、溶血、局部血管内血量增加三种。
失血:肿瘤或手术失血、凝血障碍、外部失血(常见有创伤、尿道出血、鼻出血等)、内出血/不可见失血(胃肠道出血、腹膜或胸膜出血)等。
溶血:红细胞寄生虫(猫胞裂虫、 巴贝西虫等)、免疫介导性破坏(药物诱导、中毒等)、微血管病性溶血、新生猫溶血性贫血等。
局部血管内血量增加:脾脏疾病(引起脾脏增大的疾病)等。
二、非再生性贫血
引起非再生性贫血分为髓质内和髓质外两种。
髓质内(骨髓疾病):骨髓发育不良、骨髓及外骨髓增殖性肿瘤、红细胞生成不良、伴发或不伴发猫白血病病毒或猫免疫缺陷性病毒感染的造血器官肿瘤等。
髓质外(继发于髓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真菌感染、猫传染性腹膜炎等)、慢性肾病、肿瘤、营养不良或饥饿(营养不良、饥饿为常见原因)等。
猫贫血的诊断
为了更进一步确诊猫贫血的病因,分为主要诊断和辅助诊断两部分。
一、主要诊断
血常规:血常规CBC必做,如果红细胞总数或血细胞容积低于正常,即可确诊贫血。同时可以检查血液涂片中是否有幼稚型RBC、RBC寄生虫。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血液红细胞积压=37.5%
猫逆转录病毒筛选:抗原试验检查猫白血病病毒(FeLV)、抗体试验检查猫免疫缺陷病毒(FIV)。
二、辅助诊断
生化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可以检测潜在的疾病,尤其是猫咪发生非再生性贫血。特别注意血清颜色(溶血、黄疸)。
骨髓检查:对于一些很难确诊的贫血症状,需要抽吸骨髓进行细胞学检查。(检查上文“髓质内”引起贫血的原因)
X线拍片:胸部、腹部X线拍片可以提供一定价值的基础数据。
血凝实验:检查凝血障碍。
PCR检测:提供信息。
猫贫血的治疗
治疗策略:需先稳定病情,再判断贫血性质,然后追查引起贫血的潜在疾病/原因并治疗。很多案例,在潜在疾病治愈后,贫血症状也随之康复。
猫严重贫血的主要疗法为输血或血红蛋白溶液。如果病情不是那么严重,可以选择一些生血针或者补血肝精。
输血:定义为向猫咪血液中输入全血或血液成分。
需要输血的情况:急性溶血/出血,Hct(血细胞比容)降到20%以下,需要输血;慢性贫血的猫需根据机体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如果血细胞比容低于12%,需要输血。
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原因的鉴别及管理,一般来说急性再生性贫血的预后比慢性非再生贫血的预后要好一些。
本文知识点到此结束,如果猫咪发生贫血,需尽快送往宠物医院,确定贫血性质(重要,对后期治疗影响较大),寻找病因,确立治疗方案。
大多数产生贫血症状的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拖延治疗很可能会让病情更严重,甚至猫死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